何謂「非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3年10月17日大會上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公約》)所指,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在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從而增強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

在《公約》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包括以下各方面:

  •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 表演藝術;
  •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 傳統手工藝。
活動簡介

【非遺大本營】由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和平中心康文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合辦,配合三棟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更新計劃,讓青少年及公眾人士在輕鬆有趣的活動中認識「非遺」,讓非遺融入日常生活。

「非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簡稱。它是人們世代相傳的傳統文化表現方式,對於凝固我們的社區,建構身份認同有著深刻的意義。然而,作為依托於人本身存在的文化形式,非遺只能通過身口相傳得到延續,是人類文化遺產中最脆弱的部分。早在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明確非遺保護是一項國際性的長期計劃。

位於荃灣的三棟屋是香港法定古蹟,1786年由陳姓客家人建立,是典型的客家圍村,保存著傳統的鄉村生活方式。在1987年重修成三棟屋博物館後,正式開放予市民參觀。

本會將於2021下半年推出為期兩年的【非遺大本營 ICH Domain】系列活動,通過多樣化的形式,讓青少年及公眾人士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認識中華傳統文化。此活動亦實現了聯合國第四個和第十一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即是優質教育和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在這個高速向前的社會,數不清的傳統文化瑰寶正在慢慢被人遺忘。我們希望以這種方式,在下一代的心中播灑本土文化的種子,一起守住我們引以為豪的文化名片,讓人文的光輝溫暖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