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詳情

參觀展覽及非遺工作坊

活動詳情

展覽導賞及非遺工作坊

【非遺大本營】兩大環節

「展覽導賞」和「非遺工作坊」

目標對象

幼稚園、小學、中學、青少年慈善及非牟利團體


活動內容及流程

 
環節
內容
所需時間
1.簡介
簡介活動
約5分鐘
2.展覽導賞
學生透過展覽導賞,認識香港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約45分鐘
3.非遺工作坊
工作坊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的三大展覽主題為核心,學校 / 團體可從此頁下方的一系列精彩的非遺工作坊中選擇,透過互動式體驗認識香港各種不同的非遺項目。
約45分鐘
4.總結
總結活動
約5分鐘
備註:第2及第3個環節之間設 10 分鐘小休。

以上活動安排或會因應實際情況作出適時更改或取消,請留意我們的最新公布。

活動詳情

展覽導賞及非遺工作坊

非遺工作坊簡介

幼稚園

獅藝學堂

理念

從觀察、遊戲、接觸的過程中,認識獅子的外形和不同的舞動形態,增加對醒獅的認識,留下深刻的印象。

  1. 認識傳統瑞獸 – 獅子,並分辨獅頭的不同部分、其表演時的不同形態;
  2. 瞭解舞獅的應用的場合及文化意義,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欣賞;及
  3. 體驗舞獅 / 製作迷你獅子小手工。

當點心遇上蒸籠

理念

從觀察、遊戲、接觸的過程中,認識蒸籠的特徵和優點、常見點心的種類,從而引導學生多留意和觀察身邊的事物。

  1. 認識點心的不同種類及製作技藝;
  2. 認識蒸籠的製作技藝及特點,以及茶樓文化;及
  3. 製作點心小手工。

小學

獅藝學堂

理念

從觀察和親自動手的過程中認識舞獅及獅頭紮作技術,了解其形態和意義,增加對舞獅的興趣。

  1. 明白舞獅的應用的場合及文化意義,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2. 認識獅頭紮作技藝,包括獅頭的種類及獅頭的不同部分;及
  3. 體驗舞獅 / 製作迷你獅子小手工

小花牌大意義

理念

從觀察、互動、接觸的過程中,了解花牌的製作技藝、用途和社會意義;增加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藉此瞭解相關的非遺項目。

  1. 瞭解花牌的製作技藝、應用場合和社會意義等,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欣賞;及
  2. 製作迷你花牌小手工。

中學

小花牌大意義

理念

從觀察、互動、接觸的過程中,了解花牌的製作技藝、用途和社會意義;增加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藉此瞭解相關的非遺項目。

  1. 認識花牌的起源、歷史背景、應用場合及文化意義等;
  2. 欣賞及瞭解花牌紮作技藝,明白傳統工藝的多樣性和價值;及
  3. 製作迷你花牌小手工。

隨搭隨演睇大戲

理念

透過對神功戲及戲棚搭建技藝的介紹,了解兩者與節誕慶典的關係,從而明白其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和意義。

  1. 認識及欣賞粵劇神功戲的文化内涵和意義;
  2. 簡介傳統戲棚搭建技藝、包括戲棚的種類、應用場合及搭建方式,讓學生了解傳統建築技藝的科學性及智慧;及
  3. 體驗真竹紮法。

聯絡方法

電話:(852) 3158 2889
Fax:(852) 3914 7738
WhatsApp:(852) 9140 4245
電郵:ichproject@unesco.hk

© 2022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 版權所有